浙江省出租汽车行业协会

非法网约车猖獗肆虐,出租车市场亟待正本清源
2018-05-08 10:52    点击量:

非法网约车猖獗肆虐,出租车市场亟待正本清源

——兼与光明网评论员商榷
2018-04-04 出租汽车产业联盟 出租汽车产业联盟



 
 
      网约车乱象愈演愈烈
       2018年,全国两会刚结束,出租车市场却迎来了一个多事之春。
      乱象在年初就开始显现,美团高调宣布进入网约车市场,打响了又一场混战的第一枪;随后,几乎被边缘化的易到在美团打车即将入驻的城市下调抽成至5%;一直专注于拼车业务的嘀嗒涉足巡游车领域,平台的名字从嘀嗒拼车变成了嘀嗒出行。进入三、四月,似乎更加热闹,滴滴美团正面交锋,掀起新一轮补贴大战,两家互联网垂直领域的巨头——高德和携程相继宣告入局。
 
       这场混战随着3月21日美团进驻上海进入白热化。滴滴和美团在大打价格战的同时,双方市场的中高层在网上展开舌战。滴滴区域运营高级总监孙枢在朋友圈称,美团过高的补贴会引来黑产和刷单,既对出行行业造成巨大创伤,又会致使大量外牌车涌入,造成安全隐患。得知孙枢的表态后,美团点评高级总监李洋也在朋友圈发话,提醒滴滴不要对自己在上海市无照经营避而不谈,同时配以上海监管部门的公示名录,名录上并无滴滴。
 
       但是,关注市场的人们发现滴滴在这一轮价格大战中的补贴力度并不小于美团,比如3月28日这天,滴滴通过短信告知快车司机,全天冲单奖最高为669元,外加最高1.7倍的翻倍奖;而另一方美团虽然已经获得上海市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证,但是其宣称进入上海最初几天就达到日均30万单的业绩,却大多是由滴滴平台转投过来的快车完成,不仅人、车均无资质,还有大量与上海网约车管理细则要求不符的外地牌照车辆和非沪籍司机。两家平台的管理人员把违法行为说得理直气壮、把黑车横行称为市场竞争,以及贼喊捉贼式的相互指责,除了让人看清这场资本挟持下置法治于度外的竞争本质,对于出行市场的健康发展没有任何正面意义。

       政策环境和社会反响
      不过,与2014、2015年滴滴和快的、优步的大战相比,这次网约车乱战至少有两点不同。
       一是政策环境不同。如果说当年的网约车运营还是在尚未建立规范的市场中探索,政策存在不少模糊地带的话,2016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已经从国家层面对于网约车运营制定了一整套管理办法,全国大部分城市也出台了地方执行细则,所以网约车的乱象不再是“没法管”,而是“如何管”的问题。近期,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相继对非法客运行为开展立法和处罚,其中尤以北京最为严厉:3月29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对《北京市查处非法客运若干规定(草案)》进行一审,草案将“无证从事预约出租车业务”等五种情况列为非法客运行为,拟规定在北京市从事非法客运经营达到两次以上的本市小客车,出售、报废后不予更新指标;在本市从事非法客运经营受到行政处罚的外埠车辆,一年内不得在北京道路上行驶。相比之下,上海对于分别被查到29起和6起非法客运行为的滴滴和美团各处以10万元罚款,杭州向滴滴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都只能算主管部门表明一下态度,力度还是轻了点。
 
       二是社会反响不同。与几年前网约车平台低价倾销引发的一片欢呼声相比,经历了2017年滴滴垄断市场后各种“店大欺客”表现的消费者,对于新一轮的价格战冷静和理智不少,即使愿意继续享用平台提供的“免费午餐”,但是对于这种优惠的可持续性都不抱乐观预期。舆论大多也能做出客观分析,告诫各方恶性价格竞争绝不是网约车发展正确的出路。然而,在这其中,也混杂着一些明显带着立场、有失公正的声音,比如光明网一篇署名“光明网评论员”的《出租车市场应该向网约车敞开大门》,就罔顾平台的不公平竞争和非法营运行为,荒唐地提出“出租车市场的竞争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各大中城市的出租车市场准入门槛仍有待降低”,“出租车市场要向网约车敞开大门”。本来,这种没有任何理论和事实依据的声音是不必理会的,但是因为署名“光明网评论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光明网的官方态度,可能对读者产生误导,还是需要对其进行一番辨析,以正视听。
 
        作为全球率先承认网约车在全国范围内合法性的国家,中国的出租车市场已经具备了足够的开放性,但是这种开放绝不是无条件、无底线的。在目前情况下,出租车市场更需要的恰恰是加固网约车的营运规范,不能任其继续横行下去。
        网约车乱象的危害及我们的建议
        网约车的违法运营和价格大战带来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
 
        1.误导乘客,浪费公共交通资源。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大城市把出租车作为解决民众出行的主要方式。乘客在高额补贴诱导下,从公共交通向本应是个性化、小众化出行方式的网约车逆向流动,是对政府投入巨资建设的公共交通资源的浪费,加剧城市交通的压力,违背了城市交通发展的基本规律。
 
       2.诱使网约车司机违法运营,涉嫌非法经营。平台以高额补贴诱导没有资质的司机开网约车(一些司机甚至为此放弃了合法工作),并在明知违规的情况下向这些司机派单,实际上是在唆使数百万司机从事违法行为。去年,北京“7元出租车”组织者刘某被公诉机构以“非法经营罪”起诉并最终获刑,网约车平台的行为可以参照定性。
 
        3.用网约车取代巡游车,是城市发展的倒退。在这次滴滴美团大战中,美团大本营南京首当其冲成为重灾区。据报道,南京一年来退租的巡游出租车总数超3000辆,占南京出租车总量的四分之一,退车的出租车司机大多转去开有高额补贴的网约车,剩下的巡游车日均营运单数从以往的38到40单,急剧下降到19到20单,跌幅近50%,导致巡游车驾驶员收入锐减。事实上,客运效率最高的正是巡游出租车,正常情况下,网约车的平均单量不到巡游车的一半,只应作为巡游车的补充。如今,高效的巡游车被低效的网约车逆淘汰,合法的巡游车司机转成违法的网约车司机,有序的出行市场被无序竞争严重干扰,是城市科学发展的倒退,是社会法治精神的倒退,与建设交通强国的目标背道而驰;
 
       4.对出租汽车行业造成颠覆性的破坏,潜在修复成本高昂。2017年,随着国家层面网约车管理办法出台,全国出租汽车行业出现了短暂的回稳趋势,但是滴滴美团重启补贴大战后,市场再次陷入无序状态,出租汽车行业的正常秩序和从业者合法权益受到严重损害,各地退车潮和群体性事件再现,社会不稳定因素急剧上升。今天乘客享受到的几元十几元优惠,今后需要数十倍百倍的偿还,出行市场遭到破坏后,社会为此付出修复成本将是极其高昂的。

      鉴于出租汽车市场已濒于危险境地,我们本着为行业健康负责、为社会稳定负责的态度,向各方提出四点建议:
 
      1.各家网约车平台提高法制意识,加强自律,立即停止价格战,清退不合格的司机车辆,有序规范地开展运营;
 
       2.工信部、商务部、工商总局、网信办等联合发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的政府部门,与交通主管部门实施联动,承担各自的监管职责,对违规运营的网约车平台进行相应处罚。2017年10月1日颁发的《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办法》(国务院令684号)中明确规定,“对涉嫌用于无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材料、产品(商品)等物品,可以予以查封、扣押”。据此,建议国家网信办对于继续向无证人员车辆违规派单的网约车平台,采取停服、APP下架等处罚措施。各地对于平台的处罚金额,也应该按照查处的违法运营单量累计,而不是象征性地罚几万元了事;
 
       3.通过各级人大立法,提高网约车管理办法的法律层级和处罚力度,彻底解决目前执法难的问题;
 
       4.各地出租汽车企业和行业协会有必要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避免出租汽车市场受到更严重的破坏,绝不能坐视出行市场变成境内外资本角逐的战场。